近日,“走进红色美丽乡村”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乡沙洲村。

  《经济日报》1984年11月14日刊登了这样一则特殊的寻人启事:《当年赠被情谊深 如今亲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请本报记者寻找三位红军女战士下落》,这则寻人启事背后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在湖南汝城县突破了国民党反动派设下的第二道封锁线,来到文明瑶族乡沙洲、秀水、韩田等村驻扎。受国民党反动派欺骗造谣的蛊惑,当地百姓对从未见过的红军心怀畏惧,但家住沙洲村的徐解秀很快发现,这支部队既不抢东西,也没伤害村民。于是,她让三位在门外躲雨的女红军借宿在家中。三位女红军临走时,将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徐解秀。徐解秀的孙子朱小红回忆,奶奶总是这样形容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当年红军给我们送来了半条被子,现在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日子。”如今,站在自己家的土菜馆前,朱小红给记者讲起了沙洲村的新变化。

  2017年,朱小红和妻子参加了厨师技能培训,其后,他抓住沙洲红色旅游开发的机遇,把自己家的房子改建成了三层小楼,当年10月1日,朱小红开了沙洲村第一家土菜馆和民宿。朱小红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仅仅是在自己家里用一个勺子赚来的钱,就要比在外面做农活赚到的钱多好几倍。

  朱小红介绍,2014年自己家的家庭年收入还只有8500多元,而到2020年,家庭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5万元,仅仅是当年10月和11月两个月的收入,就可以胜过自己家2018年、2019年两年的收入。

  这两年,朱小红的土菜馆生意越来越红火,2020年9月,他将楼上的民宿撤了,全部改成餐厅,“因为客人多得坐不下了。”在说起这些变化时,朱小红的脸上是藏不住的笑容。目前,朱小红还在景区当起了保安队长,每个月有2400块钱的固定收入。而土菜馆忙不过来时,他就会请一些贫困户来工作,“客人多的话一天请7个,人少的时候请2到3人,这样也可以给他们增加一些收入。”在说起未来的目标时,朱小红笑着告诉记者,今年自己家的家庭收入有信心达到30万元。

  “80多岁的老人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坐公交车,村民们不用往外跑,在家门口就可以卖土特产……”在朱小红眼里,沙洲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沙洲村采取“旅游+扶贫”的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优水果种植,开展“人人有技能”培训,举办农家乐厨师、乡村旅游培训班等,实现35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2019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40元,比2014年增加了8600元;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的0.36万元提高到40余万元。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

  在沙洲村服务中心里,记者看到有人正在办理业务,一旁的村卫生室里也有老人正在测量血压。沙洲村服务中心是基层公共服务延伸到村一级的为民办事机构,设有党务服务、社会事务、农业事务、应急事务等4个办事窗口,承接社会保险费缴纳、扶贫、核实灾情、党组织关系接转等40多项“就近办”事项。

  沙洲村党支部书记朱向群介绍,服务中心里最“火”的就是公交卡办理服务,这也正是群众“身边的事”,自2020年9月18日开通办理以来,公交卡已经办理400张。“60岁以上的老人只需带着身份证,就可以到服务中心办理免费公交卡,从文明乡到县城47公里的路程,其他乘客也仅需支付10元。”2021年沙洲村服务中心已为群众帮代办民政、扶贫等事项105余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