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热线
四渡赤水培训学院是中共习水县委联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举办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事业单位。
举办四渡赤水培训学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要求的重要举措。学院是党政干部能力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意志磨练,国有、私营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的重要基地。学院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完善的培训设施、丰富的课程设置、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上级部门、培训学员和合作单位的高度认可。学院已获授牌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培训基地、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组织人事干部学院培训基地。
一、学院基本情况
四渡赤水培训学院占地150亩,建筑面积32560平方米。有专用教室16间,功能教室5间,报告厅2个,拓展训练场1个,餐厅2个,学员宿舍500余间,可同时容纳1000余名学员学习生活。
二、学院师资情况
2018年9月,学院成立以来,狠抓专家团队组建和教师培养工作。专家团队+专职教师+场馆讲解员。通过省社科院、省组干院、省委党校、市委党校的帮助,建立专家库;我院有外聘专家24人,有专职教职工46人(其中党员15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兼职教师(讲解员)18人。专家团队中,有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韩震,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大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麻勇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丽,贵州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王宏,贵州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郝建,市政协原副主席、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一、二届会长曾祥铣,贵州省写作学会副会长,贵州省首席红色旅游专家,遵义市长征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先荣等知名专家教授。
专职教师中,年轻教师冯高扬、刘宇超,获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称号。
三、学院宗旨
学院以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理论课程、现场课程和拓展课程为主要形式,融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为一体。突出“走进四渡赤水、体验艰苦卓绝、不忘革命初心、牢记伟大使命”的教育宗旨,让四渡赤水精神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新的作用。
四、培训情况
培训情况。学院已举办培训班197期,培训学员9016人次。学员有来自上海、山东、湖北、四川、浙江、广州等地及省内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
2019年3月开始,黔西县深入开展干部党性教育培训活动,由黔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丁宪令同志带队的黔西县示范性党组织红色基因传承培训班,是黔西干部在我院培训的第一期,随后由机关工委书记廖勇等同志带队的黔西各部门、各乡镇、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综合执法系统共计来了11期,600余人,金沙县也来了两期,合计毕节赴我院开展培训的干部职工,接近700余人。他们在此感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磨练了党性,锤炼了意志。
五、资源利用和课程研发
开展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是专题课和现场教学课程的打造。因此,学院充分利用遵义区域、尤其是土城的红色资源进行教学区设置,开展课程研究开发工作。课程开发围绕特色资源,争取红色+模式,以满足不同对象需求。
在资源利用上,按照教学资源和教学主题,我们划分了多个教学区域。以四渡赤水战役发轫地——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的青杠坡战斗遗址、四渡赤纪念馆群为核心教学区,以一、二、三、四渡渡口沿线为四渡赤水教学区,以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为遵义会议教学区,以娄山关战斗遗址为娄山关战斗教学区,以苟坝会议会址为苟坝会议教学区,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湄潭田家沟等地为延伸教学区(包括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研学实践等教学内容)。通过兰海高速、杭瑞高速、江习高速为主要交通干线连接各教学区,根据培训单位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线路。
在课程研发上,教研部门围绕现场教学、专题教学、访谈教学、素质拓展等开展课程开发工作。同时,通过聘请红色文化教育专家协助等方式,完成了十余个不同教学形式的课题研发,形成了部分原创作品。其中专题教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实现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从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四渡赤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大生态·大数据》、《贵州的经验脱贫攻坚》、《遵义经验创新性党组织》、《中国革命精神和长征文化》,现场教学《铮铮誓言》、《“初”发——用信仰丈量新时代的长征路》、《铁肩担道义》、《红军故事》、《行军路上的歌声》、《老红军何木林》、《少年英雄袁咨桐烈士》,情景教学《祖国,只要您需要》、《红色记忆》、《再现四渡赤水》,体验教学《重走长征路·四渡急行军》、《神奇小道》、《战地炊烟》、《得意之笔》、《行军路上的歌声》等课程,已运用到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规范课题研究管理工作,教研部建立了课题研究学习制度、课题档案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实时报告制度以及成果报审制度。出台了课题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形成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根据教育部门研学基地建设要求,积极开展研学基地申报和创建工作。
学院充分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长征故事、努力做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扬鞭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丽事业中高举旗帜,扬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