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干培网!

24小时咨询热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东师范大学 > 新闻中心 > 详细

在线选课

基本信息

培训方向

*已开启信息加密保护,请放心填写! *请保持电话通畅,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在线咨询

宅在家里快闲出病了?专家:多做点“无聊的事”就不无聊了

点击数:693 时间:2020-02-04 00:00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新冠肺炎的疫情让这个新年变得太不寻常。许多人一时为前线医护人员的忘我奉献感动,一时又为不断增加的死亡人数痛心,一时又对武汉红十字会的不作为气愤不已……长时间处在激动的情绪中,让网友发明出一个新词——微博创伤后应激障碍。疫情仍在持续,而我们的心似乎已经“累了”,这又该如何减压?

宅在家里快闲出病了?专家:多做点“无聊的事”就不无聊了

  为了帮助大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心理负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师生们,开通了“新冠疫情心理援助”网络平台,面向全社会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每天开通两场直播互动,加上热线电话和邮件咨询,全方位提供心理援助,让更多人在这个“非常时期”能够得到有力的“心灵防疫”。

  因为疫情不得不留在家中“赋闲”,又因为关心疫情长时间泡在网上,海量信息让大脑“喘不过气”怎么办?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教授席居哲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提醒大家,要小心信息负荷过载,从而让情绪走向消极化。“人天生对于负面信息比较敏感,这种敏感是有好处的,我们通过关注敏感信息来保持警觉,从而能够避开危险,这本身具有功能意义上的适应性。”但席教授也建议大家,要做好对自我信息摄入的管控。“建议一天关注疫情报道不要超过1个小时,这样对稳定心绪会比较好。”

  过量的碎片化阅读正在变成一种精神负担。席教授指出,我们每天接受巨大的信息量,这其中的信息非常多样化,有些本身就是冗余的。翻看手机的时候,是一种碎片化阅读,而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很难让人精神整合。“不能因为看碎片化信息把自己的时间碎片化,也不能因为时间的碎片化让自己的人格碎片化。”席教授如此强调。

  都知道玩手机是当代人“放不下的嗜好”,那我们究竟如何才能让自己放下手机,放松自己,又不会觉得无聊呢?在今天进行的网络直播中,席教授带来了他的“积极心理学”。除了教给大家如何应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的变化,还推荐了几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帮助大家重塑生活方式。

  直播互动中,席教授建议大家为自己定一个“小计划”,并将这件事完成。例如,数一数家里的绿植有多少片叶子。这个提议乍一看“非常无聊”,但席教授却点出了其中的门道。“无聊是你不知道要干什么,但实际上,当你开始干一件无聊的事,你就发现已经不无聊了。”席教授表示,数叶片只是一种方式,还有许多类似的“小事”可以去做,这种方法的目的是让人关注当下,去关注平时所忽略的东西,“是一种关注当下的状态。”

  除此之外,席教授也分享了非常实用的增进心理弹性“三字经”:纳变化,重防范。管信息,隔谣言。暂抽离,静心田。定计划,实现它。多阅读,看名家。轻音乐,慢韶华。绘本多,亲子乐。共怀旧,深交流。说好话,纾烦忧。思过去,念未来。惜当下,自关怀。春寒尽,花自开。“应变是我们不变的日常,在应对疫情这样的大变化时,我们不能干等,而须主动调整。”

  席教授表示,疫情带来生活节奏的“突变”,我们在积极克服这一困难时期时,同样也得到了一次重塑生活方式的好机会。最近有不少网友感慨,难得有机会和父母长时间团聚,却也激发出了平时忙碌中被忽略的矛盾。如何与家人和谐相处?席教授给出了八个字:多说好话,好好说话。越是非常时期,就越需要和睦的亲情关怀,让我们积极面对,共度难关,让疫情尽快结束,也让生活能够重新走上正轨。

【干培网声明】网站有的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gzldyjy@yeah.net删除。
干培热线:
400-6007-016

干培 热线

在线 咨询

在线 预约

获取 方案

网站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