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起因

  衢州市地处浙西山区,历来有“四省通衢”之称,毗邻福建、安徽、江西,是华东地区南北交通的枢纽要地。地域面积8844平方米,人口278万,其中主城区人口约80万。衢州市属浙江省内加快发展地区,历来城镇化水平距离省内先进地区有一定差距。近年来,随着浙江省“大花园”建设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的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连年大幅度提升,连续多年位列浙江省首位。随着城中村改造、二胎效应、外来人口集聚等原因,城市新建、改建住宅小区较多,基层社会结构纷繁复杂,给城市治理带来诸多挑战。一方面,新建小区快速推进,街道、社区管辖越来越大,新建社区跟不上城市小区建设速度,资金、人员配备缺位,社区服务缺位严重、社区干部“心有余而力不足”现象明显。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物业、业委会各自为政,囿于自身利益,缺乏矛盾协调化解机制,导致许多小区管理混乱、矛盾纠纷频发,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难题。衢州市着眼于破解社区治理难题,以创建全国城市党建示范市为契机,突出用好“党建+”模式,全力构建“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各类社会组织”的“红色物业联盟”。通过畅通各类主体间沟通联系渠道,串联整合基层党组织、党员等力量资源,有效推动了机关与社区治理力量重心下沉、作用下探,带动了基层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由点及面、串点成线,催生了城市基层治理由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到共享共治、共同参与的蝴蝶效应,实现了城市治理的良性循环。

  二、经验与做法

  (一)建强组织体系,提升党委“红色旗帜”引领力。健全完善由街道、社区、网格支部到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组织体系架构,形成管理机制一张网、治理资源一盘棋、统筹协调一张皮。①实体化运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街道层面,区党委正式行文组建街道大工委,实行“实体组织、实际运作”,设置7-8名兼职委员,赋予具体职权,每季召开会议审议辖区党建领办项目,从体制上强化党的领导。社区层面,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中的党员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社区大党委对每名兼职委员设岗定责,项目化清单制开展党建工作。街道社区两级党组织实体运行,辖区内组织联系更紧密、资源统筹更集中。②全覆盖建立网格党支部。以街道为单位,将全市97个社区划分为593个网格。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任网格长,优秀的社区党员、骨干任专职网格员,年均工资报酬不少于4万元,让党员骨干成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中坚力量。每个网格建立党组织,确保“有议事场所、有相应设施、有鲜明标识、有工作经费、有工作制度”“五有”要求。③高质量推进党的组织覆盖。通过组建区域党建联盟、社区党建理事会,选派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员业主联络员等方式,大力推进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建立党组织。全市成立业委会党支部117个,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84个,66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骨干担任“红色物业联盟”党建指导员,有效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延伸党的工作触角,强化了党对基层治理的统领作用。同时,街道社区党组织靠前主导小区业委会选举,按照“三优先、两侧重”(拥有业主身份的社区网格员、“退二线”领导干部、优秀党员骨干优先推荐为业委会主任,业委会成员侧重于在职党员干部、网格支部党员)思路,提高党员和居民骨干在业委会中的比例,目前,全市新建“红色业委会”110余个,党员占比平均达40%以上。

  (二)突出示范带动,激活党员“红色先锋”驱动力。机关党员大部分居住在城市社区。我们充分发挥广大机关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示范作用,带动普通党员、广大业主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活动,增强主人翁意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①全面推行机关党员“双联系双报到”。全市机关党员全部到联系社区和本人居住社区报道,带头签订党员服务承诺书,带头杜绝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行为。机关党员在联系社区认领服务岗位,主动担任党员楼(栋)长,联楼联户、进入网格,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目前,全市有330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进行了“双联双报到”,通过工作定责、服务定格,有效破解机关党员社区“报而不到”的“空转”问题。②全面实施“周二无会日”社区组团服务。各级机关每周二无特殊情况不开会。以街道为单位成立服务团,领导班子成员任党员社会治理服务团团长,联社干部、市县联系部门干部、专家人才等任团员。服务团深入社区一线,帮助居民调节矛盾、解决难题。全市共组建联社服务团97个,形成了柯城区“叶兰花”热线、衢化街道“银发服务团”等联系服务群众品牌,3千余名党员干部组团下基层分民忧、办实事、解难题,服务群众2.5万余人次,办理各类实事2.8万余件。③全面开展96345党员志愿服务。专门成立衢州市96345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并实体化运行。在市区主要路段、重点区域设置“城管驿站”“有礼之家”“红手印”等志愿站点,组织全市机关党员、社区党员踊跃参与党员志愿服务队。由所在社区、网格党支部通过“志愿汇”app安排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开展“点亮微心愿”等96345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全市8万余名党员在“志愿汇”实名注册,2万余名党员共组建各类交通劝导、环境整治、矛盾调解、小区巡察等志愿服务队1432支。96345党员志愿服务队统一设计LOGO和红色“衢州有礼”马甲,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交通劝导4万余次,带动社区普通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时数达30余万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数达12.7小时。

  (三)破解治理顽疾,彰显党支部“红色堡垒”战斗力。坚持“党建+治理”责任捆绑,全面实行党建治理项目化、契约化、清单制、领办制,将城市基层治理顽疾认领压实到结对机关党组织、社区所在街道,强力推进治理难题破解。①坚持治理项目“一把手”清单领办。将党建统领城市基层治理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一把手”工程,列为抓党建责任考核主体内容。将重难点社区改造项目列入街道党(工)委书记党建项目实行带头领办、限期督办,确保治理责任压实到位。如衢州荷苑小区是老旧小区,没有物业,脏乱差现象比较明显。列为“红色物业联盟”领办项目后,网格党支部服务队仅用1个多月时间就解决了生活垃圾清理、损坏设备维修、环境绿化整治等任务,实现了环境面貌的显著改善。②推动机关党支部与小区结对破难。组织市直机关党组织与社区、联系小区全面缔结“红色物业联盟”共建协议书,推动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市县两级共800余家单位与1100余个小区结对。社区、小区梳理提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结对机关党组织限时限期、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如,为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全市由社区大党委牵头,向驻区单位提出共享车位的需求清单,全面实施“错峰停车”活动。全市累计腾出近600余个车位实现错时共享,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结对破难实施后,累计解决小区停车、环境卫生、课后托管、健身娱乐等群众诉求1500余项。③组建小区“红色议事会”化解矛盾。网格党支部、红色业委会、物业公司等组成的“红色议事会”,网格员、机关党员、社区党员、基层群众共同担任“红色调解员”。制定小区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定期受理群众诉求清单、矛盾问题清单。推广“社情通”智慧党建平台,建立“线下”受理、“线上”转交办机制。小区矛盾纠纷通过“社情通”网上交办“红色议事会”进行调解,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管理员实时查看、即时交办、及时督查、跟踪问效,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衢州市下属龙游县推广“社情通”平台以来,实名认证群众2万人,收集群众反应各类纠纷诉求近500件,98%以上均在社区解决。

  (四)做强队伍力量,夯实“红色阵地”基础保障力。加强街道、社区党员队伍考核管理,落实经费、配强力量、做强阵地,为党建引领城市治理实践提供有力保障。①健全“三大指数”考评体系。聚焦城市基层治理核心的矛盾化解、环境整治等问题,设置街道“服务指数”、社区“堡垒指数”和党员“先锋指数”内容,对党组织、党员实行量化积分、精准考核。全面推行党员“红黄灰”三色管理。目前,评定为红色的社区党组织8个。评定为红色的在项目建设、资金支持上给予政策倾斜,黄色的进行后进整转、歇职教育,灰色的限期退出,以反向倒逼提升党员队伍履职责任心。②培育专业化社区党建工作队伍。着眼社区治理实践,加强社区专(兼)职党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教育培训。市、区两级组织部门牵头开展“红领党务通”、“红色政工师”等社区专职党建工作者培训工作,针对性提升社区工作者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专业能力。专题培训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培训社区专(兼)职党建工作者1000余人次,社区党建工作者能力显著增强。③加大经费阵地保障力度。区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落实社区工作经费、社区党组织运行经费、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网格党组织运行经费,“四项经费”年均补助到基层社区不少于2万元/每个社区。同时,全面推进社区服务场所提档升级。全市97个社区场所全部升级为集党员活动、便民服务、矛盾调解、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全市1100余个小区全部设立“红色物业联盟”党员服务驿站,为开展服务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成效与反响

  (一)进一步理顺了城市党建工作机制。通过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党(工)委实体化运行,网格支部全组建、全覆盖,机关、社区党员全报道、全参与,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党建红线贯穿始终的城市党建领导机制和治理资源统筹机制。有效串联起了城市基层治理的各类利益主体,把党的执政根基延伸到了城市小区这一神经末梢,为各类城市治理政策的有力执行夯实了强有力的基础。衢州市自今年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各项创文行动通过“红色物业联盟”这一载体,执行充分、有效落地,城市文明风貌有了显著改观。

  (二)有效破解了一批城市治理难题。依托“红色物业联盟”,构建起了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与基层群众沟通的有效渠道,同时也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一批困扰小区多年,甚至是一些无物业小区的物业公司不作为、垃圾乱堆乱放、房屋乱搭乱建、公共绿地变作菜地、小区停车难等顽疾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红色物业联盟”覆盖的老旧小区中,80%以上面貌有了显著改观,群众满意度由50.2%提升至78.4%。

  (三)探索创新了机关党组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新模式。通过“红色物业联盟”,机关党组织、党员力量实现了与城市小区“一对一”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全组织、全员报道联户,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但解决了以往机关党组织、党员开展党组织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缺少平台、载体等问题,更通过设立党组织结对小区、设立党员先锋岗等,充分彰显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城市基层群众中进一步树立了先锋形象,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存在感,继而带动了更多的群众共同参与到治理实践中来。

  (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城市治理联动共融、互促共进。通过“红色物业联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城市治理体系构建实现了有机融合。城市基层党建不再只是党组织和党员的自娱自乐,而延伸拓展至基层治理的各领域、各角落,真正在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构建中发挥了统领作用,有效破解了党建与治理的“两张皮”问题。城市党建工作与城市治理工作实现了联动共生、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共同发展。